我院成功举办“学科带头人临床研究能力进阶培训”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成功举办“学科带头人临床研究能力进阶培训”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0428.jpg

4月24日-25日,由北京医学会和我院联合主办的“学科带头人临床研究能力进阶培训”在我院通州院区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汇聚了来自北京地区 18 家医疗机构的 50 名学科带头人,采用授课与辅导项目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提升学科带头人的临床研究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卓越领导力的临床研究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市临床研究水平迈向新高度。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李晓峰、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副处长魏合章、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四级调研员白冰、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东、北京医学会副秘书长师伟等领导出席本次培训。我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尤红主持开班仪式。

专家齐聚,共话临床研究发展

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李晓峰肯定了本次培训举办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学科”“专科”“科室”三位一体的理念,并强调医疗卫生机构的研究创新功能,三级医院作为医疗创新主要阵地,未来科技创新以解决瞄准卡脖子问题作为目标导向。

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副处长魏合章强调学科带头人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执行者和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关键作用,同时肯定了我院在临床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

市卫生健康委四级调研员白冰肯定了研究者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肯定,凭借强大师资力量、多元参与学员和创新授课形式,将有效助力学科带头人提升谋发展、促创新、带队伍的综合能力。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东表示,为满足临床研究人才发展需求,医学会携手我院精心筹备此次培训。从前期收集学员建议,到课程设计聚焦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力求为学员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并可考虑逐步扩大至京外范围,形成培训品牌。

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澍田对出席培训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本次培训是顺义院区开诊一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近年来,医院积极相应国家和北京市号召,在临床研究管理信息化建设、审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整体临床研究能力显著提高。此次培训打破院际限制,邀请北京市多家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高质量培训品牌课程,促进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研究交流合作。

精彩授课,共探研究新境界

本次培训,邀请了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教授,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我院姚宏伟教授作为专家进行授课。培训现场,专家们围绕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的顶层布局、科学问题确定、团队建设以及文章撰写等核心主题展开深入讲解,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帮助学员们拓宽研究视野,掌握前沿研究方法和技巧。

项目辅导,共促能力提升

在辅导项目环节,来自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的8个临床研究项目接受辅导。北京天坛医院李姝雅教授、潘岳松教授、北京儿童医院彭晓霞教授、宣武医院王韬教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李会娟教授参与辅导。

专家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项目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助力学员们厘清研究思路,优化项目质量。我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尤红教授,副院长杨盈赤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刘玉和教授,肝病中心首席专家贾继东教授主持授课与辅导环节。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我院肝病中心首席专家贾继东教授在最后总结中肯定了我院临床研究发展迅速,学科带头人要兼顾临床和科研,要重视凝练科学问题,更好地促进医学科技创新。

此次培训搭建起北京地区医院学科带头人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促进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学员们在培训中积极分享各自的临床研究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临床研究中遇到的难题与挑战,为推动北京地区临床研究人才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三区一部同质化发展,现已具有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等国家级平台,还有北京市研究所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首批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北京市工程中心1个、北京市转化中心1个,北京市概念验证中心1个等多个市级创新平台,具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以及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

近年来,我院的整体科技量值排名不断提升,在市属医院名列前茅,2023年度消化病学全国第4,耳鼻咽喉科学全国第9,全院1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0名,2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量在市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名列前茅,多次位列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高质量奖项;牵头多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和注册药械临床试验,在普外、肝病等领域从项目数量、成果产出方面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临床研究创新管理方面,切实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以及《北京市深化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有关工作的若干措施》等相关要求,注重临床研究的提质增效和创新管理模式,落地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获得上级部门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更多高质量培训和学术活动,助力北京地区临床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