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顺义院区开诊一周年】风湿内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造京北风湿病诊疗高地
在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时节里,我院顺义院区即将迎来开诊一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医疗项目,顺义院区自2024年4月26日启航以来,始终锚定"三甲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以优质医疗资源赋能顺义及北京东北地区。一年来,顺义院区在医疗服务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各科室齐心协力,医疗技术不断精进,医疗服务日益完善。从门诊到住院,从急诊救治到慢性病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在这一年里,顺义院区见证了无数生命的重生与希望,也收获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与好评。当春日的暖阳再次拂过院区楼宇,这份镌刻在时光里的健康承诺,正以全新姿态迈向服务民生、护航发展的崭新征程。
我院顺义院区风湿内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以三甲级医疗实力为笔,在顺义大地上书写着"病有所医"的温暖答卷。一年来,科室不仅积极接诊疑难重症风湿病患者,还多次组织院际间、科室间的疑难病例讨论,极大地丰富了地区的诊疗手段。
专业团队,精准诊疗
风湿内科由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刘燕鹰教授领衔,团队包含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均具有10年以上三甲医院临床经验。团队擅长IgG4相关性疾病、腹膜后纤维化、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疑难重症的精准诊疗。为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科室已设置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并特设周末门诊。
在这样的专业团队支撑下,顺义院区风湿内科成功诊治了多例疑难重症风湿病患者。其中,72岁王阿姨的病例尤为典型。王阿姨曾因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辗转多家医院,病情反复,考虑“皮病性淋巴结炎”,予激素治疗,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再次出现发热,炎症指标升高。来到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风湿内科后,经过PET-CT检查及骨髓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成人Still病。经过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王阿姨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象恢复,炎症指标明显下降。王阿姨感慨地说:“以前去市区看病单程要3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国家级专家,这是我康复的关键!”
智慧医疗,提升就医体验
依靠医院信息平台,顺义院区风湿内科实现了线上复诊全覆盖。复诊患者可通过医院官方小程序线上取药、预约复诊及复查时间,候诊时间显著缩短。同时,科室与西城院区、通州院区实现电子病历跨院互通,实时共享影像、检验及病历数据,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此外,科室还分病种开设了专病患者群,定期发送医疗科普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全科医师24小时线上服务,及时解决患者就诊问题。
医疗协作,共筑健康网络
作为区域医疗协作的先行者,开诊以来,顺义院区风湿内科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建立医疗协作。依托医院平台,科室协助顺义区医院风湿科疑难病例诊治,并为顺义医院风湿科培养了一名博士生,为区域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人才支撑。这种协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持续提升,临床与科研并行
风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常累及多个系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顺义院区风湿内科始终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诊疗服务。科室积极加强与当地医院的合作,共同聚焦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IgG4相关疾病、腹膜后纤维化、血管炎等风湿病的诊治,致力于将科室打造成为京北地区风湿病疑难重症的诊疗高地。
此外,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风湿内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我院综合实验平台,积极推动风湿病的研究进展,深入探索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为风湿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也为风湿病领域的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风湿内科将继续以“减少人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春风化雨,滋润京北大地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梦想。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道路上,我院顺义院区风湿内科将不断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