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我院顺义院区成立人工智能自主测听中心引领听力检测新浪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正逐渐在医疗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我院顺义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引进了GSI AudioStar Pro高端听力计及人工智能AMTAS自主测听系统,并成立了我国首个人工智能自主测听中心。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AI技术在听力检测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更为未来患者提供了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
听力损失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5亿人受到不同程度听力障碍的影响,其中中国患者数量接近2亿。然而,耳鼻喉专家及听力学家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听力学相关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临床听力师匮乏,且主要集中在三甲大型医院。因此,许多医院从事临床听力检测的工作多由护士承担,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不少患者难以及时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干预。
人工智能自主测听技术AMTAS(Automated method for testing auditory sensitivity的缩写)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听力师紧缺、分布不均以及临床测听结果可靠性问题。该技术通过尖端的AI算法,分析患者反应来确定听觉阈值所需的信号水平,无需他人干预,患者只需佩戴耳机,测试即可自主运行。
AMTAS不仅具备高效自主运行的能力,更在测试准确性上下足了功夫。它监控整个测试过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九项专利性测试质量监控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确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测得准”。这些指标包括误报率(患者在未给声时的误反应率)、QC失败率(在每个阈值确定后,通过呈现一个高于阈值水平强度的刺激来进行QC检查)等,共同协作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伪聋结果的出现。
同时,AMTAS实现了气导、骨导、言语测试及掩蔽功能的一体化,构建起全方位听力评估框架,简化了多次测试的繁琐流程,对老年、儿童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尤为友好,真正做到了“测得全”。无论是常规的气、骨导纯音测听,还是自主化的言语测试、掩蔽测试以及超高频测听,AMTAS都能轻松应对。
此外,AMTAS还采用了互动式的设计理念,使患者在听力测试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测试流程如同问卷调查,让测听过程更加有趣,有效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尤其适合小朋友,让测听变得“有意思”。
与传统自动测试方法(“Hughson Westlake”)相比,AMTAS凭借其九项专利性测试质量监控标准和互动式设计,不仅在临床应用中展现了极高的可靠性和精准度,还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患者数据。它将听力诊疗的边界从单一疾病诊断拓展至全生命周期的听力健康管理,致力于实现“听力损失可防、可治、可控”的社会愿景。
人工智能自主测听技术的出现为临床听力诊断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助力,将推动听力学科从“阈值诊断”向“听觉功能全景评估”跃迁。未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将致力于深入研究和探索人工智能自主测听这项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以扩展临床听力服务的范围,为广大听力障碍群体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听力诊断体系,重新构建临床听力检测的新生态。(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