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致敬医师节】我选择了与母亲相同的职业 也理解和体验了母亲的职业幸福
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在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医生的生活,聆听他们生活中的暖心故事。温情友谊,让温暖在这里传递。
杨梓琪是我院全科医疗科的一名医生。她的母亲是一名儿科医生,小时候,杨梓琪在医院值班室与妈妈度过了一个个忙碌的夜晚。看着在妈妈的精心治疗下,患病的孩子康复出院,她不禁为妈妈感到骄傲,同时内心也渐渐萌生了成为一名医生的念头。长大后,她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说:“选择了与母亲相同的职业,现在我也逐渐理解了母亲的职业幸福。”
不知该从何说起,就从我的小时候说起吧。我的母亲,是一名儿科医生。因为父母在异地工作,母亲不放心年幼的我一个人在家,赶上她夜班的时候,母亲会让我放学后就去医院,她一边把我安排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玩耍或写作业,一边去处理病区的小患者们。晚上,我们娘儿俩挤在值班室唯一的单人床上睡觉,她因为需要照顾患儿,夜里会起来很多次,甚至有时候一夜不睡,但小时候的我睡觉太熟,并不知情,都是听她第二天描述值班情况才了解的。
在我的记忆中,儿科的工作总是一幅兵荒马乱的场景,患儿此起彼伏的啼哭声伴随着父母焦急的吵闹声,儿科的医护一方面要操心病情救治,一方面必须努力安抚好大人小孩的各种情绪和质疑。但不论怎么熬夜怎么繁忙,母亲从来没有过抱怨,满脑子都是怎样处理好患儿病情,怎样给家境拮据的患儿父母多省点钱,怎样提高自己的技术让患儿少受点罪,怎样沟通到位让患儿父母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这就是我的成长环境,我也一直认为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生活模式。在我眼中,母亲总是很快乐,到现在她仍然在继续着她心爱的儿科事业,不论周末、节假日,哪里需要她,就往哪里冲,乐此不疲。从小到大,她也都是我的骄傲,见到小朋友我就会自豪地说:“我的妈妈是儿科医生,你哪里不舒服就问我!”直到成人之后回想起来童年的种种,我才觉察到那时母亲的坚强和乐观。
母亲的快乐和她带给我的自豪感,可能就是我选择医生这份职业的初衷。但刚开始学医和实习时,说实话我有些后悔,感觉自己上当了:“比想象的累,比其他专业累,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将来收入还不高。”我不理解母亲工作中的充实快乐从何而来。
但是在之后的实习和正式工作后,当我被患者发自肺腑地拥抱时;当患者诚恳地和我握手说谢谢杨大夫时;当我收到标有名字的锦旗和感谢信时;当亲朋好友焦急地询问病情并被我几句话就安抚住时。我的内心好像开始发生了转变。
我还记得,一位患者曾含着泪对我说:“我知道自己是很焦虑的人,总是一个问题问很多遍,感谢你这么耐心倾听和回答我所有的疑问,我下次还要住友谊医院,还要找你。”
我还记得,接到过一位患者的电话:“大夫,我没有什么病情上的事,都处理好了,就是单纯地想和你通个话,说一声谢谢你!”
我还记得,一个深夜,当患者家属看到我为了他们的亲人加班时,递给了我一份热乎乎的外卖。
……
已经记不清是因为哪一位患者,因为哪一次事件,总之慢慢地,我变了。我开始享受这种虽然忙碌但是能对别人产生价值,甚至带给别人幸福的感觉;我开始理解付出和换位思考的意义;我开始明白工资不是工作唯一的收获,尊严、自信、被人需要的价值感,这些隐形财富才是最重要的。我也逐渐理解了母亲的快乐,付出的快乐。
我开始心甘情愿地加班,每天大家都走了之后,我会静静回忆和复盘当日遇到的问题,日积月累,总结成册。我总结的全科诊疗宝典,时常被轮转学员和进修医生请求拷贝走,后来干脆直接放在公用电脑上给大家共享。我会自觉地维护好医嘱模板并分享给全科室,以减少科室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我开始在偶尔陪护不能及时到位时,自己帮患者处理大小便、热饭等生活问题。有一次,患者说大便里带大颗粒,担心是肠道出了问题。我拿着一次性筷子从满是便便的马桶里挑出颗粒看了半天,推测应该是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残留药体。之后一段时间,我通过观察患者大便,证实了便中颗粒确实是排出的残留药体。在那以后,每次遇到相似的情况,我都会自信地和患者交代和解释,吃缓释片可能会排残留药片出来的,不用担心。你看,临床工作就是这么神奇,不论多脏多累,看上去多没有意义的活,只要干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收获,根本无需担忧付出打了水漂。
我开始记录临床上遇到的一切不能完全确定的问题,主动让患者添加我的联系方式并承诺解答清楚,下班后查阅文献指南或询问相关专科后,主动告诉患者后续解决方法。虽然,我可以直接让患者去挂那些专科,毕竟有些检查在全科诊室确实无法完成,但既然患者挂了我的号,我就应该给出基本的病情判断和足够专业的建议。
我开始不论周末还是夜间,在遇到主管危重患者有病情变化时,毫不犹豫跑来医院处理,只希望患者能安全,得到更好、更及时的医疗治疗。有一次,我夜里赶到医院,紧急救治一位患者直到第二天。回到家后,家人说1岁7个月的宝宝一直在等我回家,等不到,哭闹了快一个小时才睡,我心里突然感到很愧疚。回想当初孩子一岁出头,就因为家里没人能照顾送去了附近的托儿所。托儿所6点放学,我有时也不能准时赶到。看着宝宝难过的表情,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希望她以后会理解我,因为妈妈不仅想要陪你,也想成为你的骄傲。
当我回忆起这些事时,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为一些人带去了温暖和帮助,尽管这个群体很小,但这样活着对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我是一名全科医生,我一直认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慢病管理成本远远小于晚期治疗,但效果却好过晚期治疗。如何挽救濒危患者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如何在未病或小病之时防微杜渐,延长人群的寿命,则是受众更广、影响更为深远的一个大工程,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全科事业和希望切实落实分级诊疗的原因。
我没有特别宏大高远的理想,只希望快快提高医术,尽力做到仁爱博精,让更多身边的患者受益。如果未来有机会,希望和周围社区联动,更大范围地传播疾病预防和慢病管理相关知识,让更多人受益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我小小的理想,放在整个医学事业的漫漫征途里或许是太微不足道的小事了。不过我相信,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平凡造就伟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的小事,无数的付出,无数的我们,铸就了人类健康事业的万里长城。生命如此珍贵,还有什么事儿比挽救和延长别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呢? (杨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