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街边的民间“采耳”技术,真有那么神吗?
茶余饭后闲来无事,就着和煦的阳光,小狗子缓缓的甩着小尾巴,人们自己掏掏耳朵或者请专门的师傅“采耳”,小舒服一下,时有时无地聊聊家长里短,在街头巷尾颇为常见,自在而惬意!
尤其是掏耳朵,甚至已经上升到了文化、传承和历史的高度,在某些旅游区甚至出现了号称取得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祖传”掏耳朵,可惜,此“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带领的国际队,也不见于国务院认可的国家队。
既然有这么多人喜欢“采耳”,存在即合理,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宋跃帅 、主任医师龚树生就为我们介绍下,民间“采耳”与医疗系统的掏耵聍(耳屎)有何不同:
从工序上看,民间“采耳”虽然也以掏耵聍为核心业务之一,但同时杂糅了耳部穴位按摩、理疗等内容,核心内容是快活似神仙的“爽”!属于享受级消费。而医疗机构,尤其是西医系统,关注点集中于掏耵聍,避免影响听力或消除感染,此外在中医领域可能还有耳部穴位按摩、理疗等内容。总之,医疗系统关注的核心点是恢复健康,属于基础层次的健康消费。可以说两者的消费需求不同,因而也就无需抑此扬彼,但是我们想聊聊的是如何享受的那么健康,或者说如何那么安全的去享受!
从解剖学上看,民间采耳涉及的是露在头部两侧的耳廓和深部的外耳道,耳廓外露,可以直观观察,一般问题不大,即便有也可以及时发现。一般容易出现问题、且隐匿发展的往往是外耳道,鼓膜(耳膜)则往往是被误伤(躺枪)的。
从解剖图上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外耳道由外向内延伸,最内侧被鼓膜封闭。我们再进一步以量化描述就是:外耳道长2.5~3.5厘米,直径约7毫米(由内向外各处直径不完全一致,有宽有窄),由外向内略呈“S”形弯曲,这就相当于一个钢笔帽,又深又窄,还是弯的!有时个别朋友的外耳道口还会狭窄或长出较长的毛发。试想一下,从这样一个弯曲、狭窄、幽深、门口还有遮挡物的耳道内取耵聍,是不是有相当难度呢?
这就是采耳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观察不易、操作更不易。眼见为实,如果看不见,仅靠感觉掏耵聍,那么耵聍是掏出来了还是反倒推深了?是否意外留了点棉絮之类的在外耳道里?这些问题总归无法百分百的给个明确的答复。
外耳道外面2/3叫软骨部,深部1/3叫骨部,最内侧的鼓膜非常薄,厚度仅0.1毫米!所以采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使用硬质工具时,操作失控或误判时很有可能直接杵在外耳道骨部或鼓膜上,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外伤、疼痛、出血,甚至是局部感染。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外伤有很大几率会成为致命性的问题,一般的发展路线图是这样的:外耳道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坏死性外耳道炎-颅内感染-然后……人没了,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外耳道比较窄,耵聍一般附着于外耳道壁上,如果用的工具比较粗大,比如头端比较大的棉签,那么耵聍可能反而会被推入深处,不但更难以取出,而且有可能闭塞外耳道或黏附于鼓膜上,影响听力。
不建议人为“采耳”
当我们知道了采耳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后,那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是否还要为了“爽”一下而去冒这个险,如果觉得不值得,那咱就老老实实的呆着不要掏耳朵。因为从人体生理上讲,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抑菌、止痒、滋润皮肤、黏附灰尘等功效,可以维持外耳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耵聍可以自发从外耳道壁上脱落、从外耳道口排出,因此从医学的角度我们并不建议人为的掏耵聍。只有耵聍太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或者外耳道出现炎症、产生异常分泌物等异常情况时,我们才会积极的在显微镜下(或耳内镜、额镜、头灯),在充分的照明和专用的显微耵聍钩、负压吸引器等专业工具的帮助下清理外耳道,甚至给予相应的药物。
如果您已重度依赖采耳,积重难返,不掏掏耳朵“小舒服”一下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那也没问题,人总归有享受层次的需求,但是我们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①不建议经常掏耳朵,留一些耵聍,保护正常的外耳道皮肤;
②糖尿病患者,您还是断了掏掏耳朵“小舒服”一下这个念想吧,一旦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坏死性外耳道炎,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控制了感染,那经济损失和身心折磨也是相当可观的;
③耳朵有异常,请及时找正规医疗机构的耳鼻喉科专科检查,专业,靠谱,效率高!(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