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神经眼科的影像体系创建与推广”项目荣获教育部“高等学科科技进步一等奖”
12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由我院副院长王振常作为第一完成人、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神经眼科的影像体系创建与推广”项目荣获“高等学科科技进步一等奖”。
神经眼科学是一门横跨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涵盖所有神经系统损害而临床表现为眼部症状的疾病。由于学科交叉的性质常使患者因就诊目的性差而延误病情,从而导致失明、致残等后果,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已成为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这类疾病由于病变病灶微小、隐匿,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无法显示,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由于症状与“责任”病灶分属不同学科,既往单一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策略存在疏漏,制约了疾病诊断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缺乏磁共振脑功能研究技术手段,导致神经眼科疾病发病机制无法阐明。上述因素均制约了神经眼科学科的发展
王振常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2015年入选“北京学者”。他带领项目组历经二十年研究,在构建神经眼科疾病临床-影像大数据库的基础上,创新神经眼科的CT、MR成像技术,并创立学科疾病的影像分类评估体系与症状导向性影像侦查策略,阐明常见神经眼科疾病与神经损害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发病机制,基于新技术、新策略、新理论创建了神经眼科的影像技术创新与评估体系,有力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习班、学术讲座等形式,在全国医学影像学界进行推广应用,主要创新点写入了中华放射学分会于2005、2007、2017年分别制定的《头颈部CT、MR 扫描规范指南》、专业著作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项目组成员共发表论文175篇,其中SCI论文31篇(总影响因子82.285分),国内外他引1380次。(宣传中心)